大紅酸枝紅木椅子為什么會那么貴呢?
大伙兒聽到過大紅酸枝紅木椅子嗎?這款凳子在臺灣的拍賣會上,竟然拍出了高價,那到底是為什么呢?怎么會那麼貴呢?下邊就要海強紅木為各位介紹一下,一起來看一下哦!
2018年1月26日,在【臺北中正2018迎春拍賣會】雜類盛典中,0212號藏品紅木插牌椅四張、茶桌二張(六件套)以1386萬臺幣交易量。折算RMB304.92萬余元。
在網(wǎng)絡上公布的拍賣信息中,針對該椅的規(guī)格和時代沒有詳解。藏品表明中,也只一句:紅木家具市場價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老紅木也是很少。
臺北中正競拍的這一件紅木【插牌椅】,在中國有【屏背椅】、【屏風椅】、【插屏椅】等多種多樣普遍稱呼,歸屬于靠背椅的一種。
中國古典紅木家具的坐椅可分成兩類:
一類是有扶手的。如官帽椅、玫瑰椅、太師椅、圈椅、交椅等;
一類是沒有扶手的。僅有椅背,沒有扶手的凳子都叫靠背椅(《明式家具珍賞-王世襄》)。普遍的靠背椅有:燈掛椅、一統(tǒng)碑椅和屏背椅等。
大紅酸枝紅木椅子
此次臺北競拍的這一件為靠背椅中的【紅木鑲圓大理石側角屏背椅】。
屏背椅的首要特點,是將椅背制成屏風的款式,多在椅背上鑲云石、嵌瓷磚,或鏤雕瓶、碗等圖案設計。
往往叫【側角】,關鍵是在側板和坐面交叉處,置站牙做對接,使側板總體看上去像一個有坐腳的單獨屏風,江南一帶將其稱之為“側角”。
鑲大理石屏背椅發(fā)生的時代比較晚。被覺得是唐代中后期之后,從鑲大理石扶椅簡單化而成。
2016年,中國一件器型、做工均和本件相對高度類似的老紅木屏背椅,被斷代為約光緒年間中后期,此次競拍的屏背椅該是同期著作。
因這一件紅木屏背椅皮殼偏厚,從照片已沒法看得出紋路,《紅木》國家標準中又將33種木料通稱為紅木,因此,這一件【紅木屏背椅】實際是哪一種材料,一些木友很有可能會有疑問。
"紅木"一詞,之前一直是特指如今的大紅酸枝(交趾黃檀)。是做為黃花梨、紫檀告罄以后的代用品引進中國的。
清雍正年間逐漸,紅木家具進到皇宮,接著總數(shù)激增,到清末期,已在皇宮家俱中占了關鍵影響力。到了民國,為差別于進到中國的新紅木(巴里黃檀),有一些地域改叫其為"老紅木"。
民國《古玩指南》一書也強調:“唯凡俗說白了紅木者,乃系木之一種專專有名詞,非指鮮紅色木言也”,“木制之佳除紫檀外,當以紅木為最”。
盡管2000年制訂的標準將"紅木"要求為33種木料的通稱,但在個人收藏市場上,講到"紅木"或"老紅木"時,或是一直特指大紅酸枝(交趾黃檀)一種。
大紅酸枝紅木椅子
與紫檀、黃花梨家具對比,中國的老紅木家具相對性要多,清未民國時期的屏背椅也是在其中較常用的一種,中國個人收藏發(fā)燒友中間商品流通的也相對性比較多。
從上世紀90時代逐漸,世界各國個人收藏銷售市場中,黃花梨、紫檀古家具動則以上千萬交易量,最高紀錄持續(xù)被更新,而老紅木家具的價錢則不冷不熱,沒有過多醒目主要表現(xiàn)。
如今,可商品流通的黃花梨,紫檀古家具已越來越低,價錢也高到了難以企及的程度。老紅木做為緊隨黃花梨、紫檀以后的"三大貢木"、"老三樣"之一,一樣擁有 豐富的歷史人文歷史淵源,而現(xiàn)階段紅木古家具的價錢還算低洼,也很受世界各國收藏者的高度重視。
此次臺北競拍,這一件紅木屏背椅折算RMB300萬的賣價盡管出乎意料,但毫無疑問是老紅木家具個人收藏銷售市場的喜訊,或將使老紅木家具進到一個新的價位區(qū)段。
臺北中正2018迎春拍賣會雜類盛典賣價
與此同時,在原料銷售市場上,大紅酸枝從2016年年第三季度逐漸就一路增漲?;緩郊壍姆搅掀骄鶅r已經(jīng)在30萬以上,40厘米以上的精典老料,噸價已在上百萬以上,論板賣的大寬板賣是高的令人震驚。
在原材料和家具增漲的促進下,老紅木家具增漲也是發(fā)展趨勢。
以上是對大紅酸枝紅木椅子為什么會這么貴的詳細介紹,歸結為起來便是紅木家具市場很多,可是老紅木確實是太少了,因此大伙兒想選購老紅木得話,不妨挑選海強紅木。
海強紅木為您整理編輯紅木知識,部分圖片收集于網(wǎng)絡,版權歸作者所有。海強公司未對圖片存檔以及商業(yè)化使用。更多精彩請訪問首頁